时间:2012年06月11日

作者:

来源:

点击量:

第一部分 教学大纲概述

第一部分 概述

一、体育与健康课的性质、目的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教育和锻炼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与健康,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生活质量和体育技能与素质的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与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任务

    1、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使学生具有勇敢顽强、团结协作、勤奋进取、开拓创新、敢于拼搏、勇于竞争的精神风貌。

4、体质测定不合格,学年度大学体育不合格。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置及时数分配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遵照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把体育教育贯彻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在我校汉族本科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面向全校开设体育选修课(二、三、四年级)以及体育保健课(一、二年级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的必修课)。民族本科生预科、一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

体育必修课在汉族本科生、民族本科生开设二年,第一学期24学时,二、三、四学期均为30学时,总学时为114学时。汉族专科与民族专科开设一年半,第一学期24学时,二、三学期均为30学时。

    体育选修课在全校二、三、四年级中开设,每位学生必须至少选修一门,每学期选修一次,每周2学时,共30学时。

(二)课的类型

    基础课:为民族预科年级的学生开设。教学内容:实用健康体育理论、身体素质练习、民族体育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地得到锻炼,为选项课打基础。

    选项课:凡身体素质合格者均可选选项基础课。教学内容以所选项目为主,结合身体素质锻炼,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该项目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全面的增强体质。

公共选修课:面向二、三、四年级学生开设,开设课程以体育文化、体育欣赏、健康生活与科学锻炼、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体育舞蹈、体育保健等学生普遍喜爱内容为主,结合学校的条件而定,主要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保健课:为一、二年级中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康复体育课,主要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与保健体育教学。

(三)兴趣选项课开设的项目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散打、武术套路、截拳道、跆拳道、体育保健等。(注:开设的项目可根据学生选项情况适当调整)。

(四)公共选修课开设的项目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截拳道、散打、拳击、武术套路、体育文化、体育欣赏、科学锻炼与健康生活等。

(五)教学时数分配

基础课教学时数比例分配表

      学期

时数

        百分比

教材内容

时数

%

时数

%

理论

2

8.33%

2

6.66%

身体素质练习

14

58.33%

10

33.33%

拓展项目

4

16.66%

12

13.33%

体能测试

2

8.33%

4

6.66%

机动

2

8.33%

2

6.66%

总计

24

 

30

 

 

选项课教学时数比例分配表

      学期

时数

        百分比

教材内容

时数

%

时数

%

理论

2

8.33%

2

6.66%

专项技术

12

50%

16

53.33%

拓展项目

6

25%

8

26.66%

考核

2

8.33%

2

6.66%

机动

2

8.33%

2

6.66%

总计

24

 

30

 

说明

1、选项课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单独的素质练习课安排。

2、身体素质测试项结合体质测试的内容和选项课特征进行。

 

三、选编教材的原则与要求

选编教材的原则与要求是制定大纲内容的依据。我校学生必须拥有一本与选项类容相近的指导教材。我校选编教材的指导思想力求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农业为主综合性大学的特点,教学内容能够全面有效地完成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任务。我校选择体育指导教材需要符合以下四条中的一条:

1.校内自编教材;2.教学委员会审定教材;3.规划教材;4精品教材。

教材选用要坚持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理论和实践课教材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体育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气候、地理环境、体育传统及场地器材情况。

    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

    根据我国的体育制度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将教材内容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紧密结合。

    在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体育理论知识教材方面,注意深度、广度,以及实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在选编教材时既注意对我国民族传统项目的选用与发扬、同时也选用学生喜闻乐见,对培养协调性以及塑造健美体型有效的健美操、健美、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项目。

   根据少而精的原则、选编教材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实用、实效、客观条件可行的教材,保证足够的学时,避免走过场,使学生能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受到锻炼、获得效益。

四、体育与健康课考试与成绩评定办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校必修课程之一。严格实行考核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是我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考试和成绩评定,检查大纲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参与,注重课堂表现,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为全面体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全面的考核与综合评定。

(一)考核内容

1、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

2、专项技术考核。

3、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

(二)考核体系

1、各考核指标及所占比例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上课情况

70%

理论

10%

10%

10%

10%

出勤

30%

30%

30%

30%

课堂表现

30%

30%

30%

30%

技战术水平(30%

30%

30%

30%

30%

   

100%

100%

100%

100%

2、            考核内容

⑴专项技战术(最高30

①掌握较好25-30

②基本掌握20-24

③掌握较差0-19 

分值

考核内容

考核办法及标准

25-30

 

 

20-24

 

 

0-19

 

 

上课情况(最高70

①理论最高10分(以课堂提问、布置作业、开卷考试等形式)

②课堂考勤30分(旷课一次扣10分;病、事假一次扣2分;迟到、早退一次扣2

③课堂表现30分(出现以下情况一次扣5分:见习生不按老师要求完成锻炼;课堂上不按老师的组织要求,不完成要求的运动量,课堂上打电话,玩手机;上课穿不符合要求的服装等)

⑶附加分(最高10分)

参加学校及社会组织的各类体育比赛,包括裁判工作可视情况(参赛证明及获奖情况)加1-10分,但体育课总成绩不超过99

⑷及格与不及格成绩

每学期体育成绩必须由专项技战术、上课情况、附加分3部分成绩组成。满60分即为及格。凡出现下列情况,体育成绩为不及格。

①总分低于60分者

②旷课3次以上(不包括3次)者

③专项技能不参加考试者

⑤不按要求参加体质测试者

补考

男女均为12分钟跑(男:2400米以上为75分,2000-2400米为60分,2000米以下不及格;女:2100米以上为75分、1700-2100米为60分、1700米以下不及格)

重修:凡一学期缺课达本学期总课时三分之一以上(无论任何理由)体育与健康课不准许参加考试且不准许补考,必须第二年随低年级重修。

五、执行大纲的几点要求

(一)教学大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依据,不得随意改动。

(二)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掌握教材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在执行大纲过程中,教师要按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如需变动和调整教学进度,须经体育教研室主任批准,并上报教科办备案。

(四)理论课教材讲授,实行聘请主讲教师上合班课和任课教师上小课相结合,上合班课时任课教师必须随班助课。

(五)体育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保证,部、场管负责人要尽可能充实和改善体育设备条件,逐步利用声相教材,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重视安全和关心“差”生的成长。

(七)在实践中如发现问题,应统一研究修订或学年小结时研讨。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及创新研究。

关闭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集团)官网-首页欢迎你版权所有

地址:新疆阿拉尔市

联系电话:0997-4680221  传真:0997-4680643

邮编:843300